1、医疗保障医疗保障 第一章 医疗保障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医疗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国或地区医疗保障的制度建立和发展所依据的政治体制、经济情况、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一国或地区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不仅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影响,也与相关理论和学说的推动有关。医疗保障的发展史,是一部经济发展与医疗保障实践的互动史,是理论发展与制度创新的交响曲,是国家干预与自由市场、追求公平与强调效率此消彼长、不断调整的历史过程。本章学习要点 医疗保障制度的起源与演化 医疗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社会
2、背景 先发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脉络 1.1中世纪后期到旧济贫法颁布前现代医疗保障制度的萌芽 1.1.1社会经济背景 第一,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使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破土成长,地理大发现扩展了世界市场,给商业和工业带来极大的刺激,各种行会随之迅速发展;第二,政治上,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开始形成,反对封建贵族的特权与分裂割据,封建君主与资产阶级、新贵族联盟建立了政治集权的“新君主制”,推行重商主义,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发展,民族国家快速发展,欧洲各国民众迫切要求政治统一。1348年爆发的黑死病标志着长期的人口与经济增长的结束和百年衰退的开始,大规模瘟疫的持续爆发和生产关系的转变对当
3、时人们的健康提出了严峻挑战,催生了各种早期原始状态的医疗保障。1.1中世纪后期到旧济贫法颁布前现代医疗保障制度的萌芽 1.1.1社会经济背景 1贸易的复兴与城市的兴起 根据贸易活动范围的不同,将这一时期的城市划分为两种类型:城市人口主要由为当地和区域市场劳作的工匠组成,一般为政治和宗教首都、军事重镇和大学城镇,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贸易和工业中心,完全从它周围的郊区获得供给,同时也将它的手工产品供给这些地区 城市主要从事长途贸易和出口业,并利用获得的利润从其周边地区或遥远的地方购买所需要的食品和原材料 1.1中世纪后期到旧济贫法颁布前现代医疗保障制度的萌芽 1.1.1社会经济背景 2.行会的发展与民
4、主革命 行会作为中世纪和近代最有名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西欧城市的经济生活,其主要职能是对外为其成员构成对当地市场的垄断,对内制定统一价格、反对自由竞争。行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城市复兴之时甚至更早,直至18世纪产业革命后才逐渐消亡,大致经历了商人行会、手工业行会和公会三个发展阶段。行会的发展十分迅速,在德国、英国等早期工业化国家,这种自发的互助基金会先后成立。中世纪后期,城镇贵族阶级通过“寡头政治”和“财政转制”限制行会发展,致使整个西欧普遍爆发民主革命。行会构成了当时平民运动的核心,这一运动首先出现在意大利,后来在低地国家(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德国、法国和英
5、国相继爆发。这种民主革命唤醒了个体对生存健康的追求,人们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改善生存状况,而不仅仅依赖于笃信上帝。1.1中世纪后期到旧济贫法颁布前现代医疗保障制度的萌芽 1.1.1社会经济背景 3.黑死病带来的社会影响 它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结构,动摇了当时支配欧洲的罗马天主教会的地位。同时,这场瘟疫对当时生产关系条件下的人们的健康提出了严峻挑战,以家庭为单位的疾病风险分担方式难以应对黑死病这类大规模传染病的袭击,因此,政府如何应对此类社会性疾病成为一个新的议题。由于黑死病的侵袭,欧洲的下水排污系统得到了彻底的改善;火葬也开始成为最重要的丧葬方式。在法国,国王通过对城市关税和行会条例的支持赢得了政治上
6、的支持,使他能够更大规模地对黑死病的爆发及过后出现的危机情况等紧急事务进行干预。1.1中世纪后期到旧济贫法颁布前现代医疗保障制度的萌芽 1.1.2理论和实践基础 1.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科”,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和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意识的反映,是在与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体系的对立中发展起来的。其核心思想是肯定人、注重人性、强调个性。在反封建方面,侧重于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的范畴,反对封建领主割据,要求建立民族统一的君主专制政体,以便在王权保护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反教会方面,把矛头对准罗马教会对欧洲的大一统神权统治,揭露教会的贪污腐化,谴责修道院戕害人性的罪恶,要求进行宗教改革,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要求通过改革建立适应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在思想内涵方面,强调反禁欲主义,要求个性解放,执著尘世,面向现实。这种观念引导社会重视人的需求和发展,为医疗保障的萌芽奠定了思想基础。1.1中世纪后期到旧济贫法颁布前现代医疗保障制度的萌芽 1.1.2理论和实践基础 2.早期重商主义 早期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有:第一,金银是最佳的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