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10 压强目录01 思维导图:呈现教材知识结构,构建学科知识体系。02 知识梳理:甄选核心考点,重难点逐项分解。03 易混易错:点拨易混易错知识点04 方法技巧:总结高效学习策略,快速掌握和巩固知识05 典例精析:针对典型题型,详细解析解题步骤,引导解题思路06 真题赏析:通过经典真题升华教材,提炼核心方法。 压强是力学部分的重难点内容。一般在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中出现,会出现与浮力相结合的题型。常考考点有:固体压强相关分析与计算、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生活中的大气压、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1、固
2、体压强相关分析与计算作为中考高频考点,常在选择填空题中以模型类、教材典例、生活情景、科技为背景考查,常结合浮力相关知识在计算题中考查;2、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作为中考高频考点,主要考查:压强计的调节使用、实验操作补充、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方案评估及改进等;3、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作为中考高频考点,常在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中考查。考点一 压强知识点01 压力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2、产生条件: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3、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表面垂直并指向受压的物体。4、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接触面上。5、压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6、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压力并不都是由重
3、力产生的,因此压力的大小并不一定与重力大小相等,有时甚至无关。知识点02 压强一、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实验器材:形变显著的物体(如海绵、沙子等)、压力小桌、砝码。2、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分别控制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变量。(2)转换法: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体现。3、实验现象和结论(1)甲、乙两次实验,受力面积相同,乙图中压力大于甲,乙图中海绵的凹陷程度大于甲,可得结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乙、丙两次实验,压力大小相同,丙图中的受力面积大,海绵的凹陷程度很小,故可以得出结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4、实验出
4、题点(1)实验中选择海绵而不选择木板的原因是海绵易发生形变,实验现象明显,而木板不易发生形变,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中可以用沙子、橡皮泥等代替海绵。(2)将砖块沿虚线切去左边一小块,不能验证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否与受力面积有关。原因是:没有控制压力相等。二、压强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压强是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2、公式:。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3、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1 Pa=1 N/m2。4、公式的理解(1)是压强的定义公式,适用于所有物体间压强的计算。(2)式中S为“受力面积”,指两个物体间实际接触
5、的面积。(3)式中F为“压力”,计算时注意区分重力与压力。知识点03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1)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刀口打磨得很锋利、图钉的前端做得很尖、滑冰鞋的底部安装冰刀、蚊子尖尖的口器、破窗锤的锤头做成锥状等。(2)受力面积一定,增大压力: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液压机等。(3)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用铁锤钉钉子、用斧子砍木头、用力按图钉帽等。2、减小压强(1)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书包的背带较宽、坦克安装履带、铁轨铺在枕木上、骆驼有宽大的脚掌、载重汽车的车轮又宽又多等。(2)受力面积一定,减小压力:现代建筑广泛采用空心砖、中空的石柱、道路上禁止超载等。(3)减小压
6、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人在冰面上行走发现有破冰危险时、丢掉负重且改为匍匐行进。考点二 液体的压强知识点01 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并且具有流动性,因此,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2、压强计(1)构造(2)作用: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3)原理:放在液体里的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液体压强的作用会发生形变,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产生的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4)压强计的使用使用前,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是用手轻按橡皮膜,观察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说明不漏气;如果不变,说明漏气,则要查出原因,加以修整。当压强计的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应该是相平的,若出现高度差,需要将橡皮管取下重新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