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1-2)单元测试-第二章推理与证明(二).doc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1-2)单元测试-第二章推理与证明(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1-2)单元测试-第二章推理与证明(二).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七彩学科网上搜索。
1、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1.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 归纳推理 【要点梳理】 1、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命题得出另一个新命题的思维过程称为 任何推理包括 和 两个部分。 是推理所依据的命题,它告诉我们 是什么, 是根据前提推得的命题,它告诉我们 是什么。 2、从个别事实中推演车一般性的结论的推理通常称为 ,它的思维过程是 3、归纳推理有如下特点 ( 1)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几个已知的 现象,归纳所得的结论是尚属未知的 现象,该结论超越了前提所包含的范围。 ( 2)由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 的性质,结论是否真实,还需经过逻辑证明和实践检验,因此,它 作为数学证明的工具。(填“能”或“不能”) ( 3
2、)归纳推理是一种具有 的推理,通过归纳法得到的猜想,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帮助人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指点迷津】 1、运用归纳推理 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首先,通过观察特例发现某些相似性(特例的共性或一般规律);然后,把这种相似性推广为一个明确表述的一般命题(猜想);然后,对所得的一般性命题进行检验。 2、在数学上,检验的标准是什么?标准是是否能进行严格的证明。 3、归纳推理的一般模式是什么? S1具有 P; S2具有 P; Sn具有 P( S1、 S2、 Sn是 A 类事件的对象) 所以 A 类事件具有 P 【典型例题】 例 1、设 Nnxfxfxfxfxfxfxxf nn ? ? )
3、,()(,),()(),()(,s in)( 112010 ?,则)()(2005 ?xf A、 xsin B、 xsin? C、 xcos D、 xcos? 【解析】: ,c o s)(sin)(1 xxxf ? )()()(s in)( c os)()(c os)( s in)(s in)c os()(c os)s in()(s in)( c os)(42615432xfxfxfxxxfxfxxxfxxxfxxxfxxxfnn ? ?故可猜测 )(xfn 是以 4 为周期的函数,有 xxf xfxf nn sin)( ,c o s)1()(24 14 ? ?xfxf xxf nn sin)
4、4()( c o s)(44 34 ? ?故选 C 【点评】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是人们在日常活动和科学学习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推理方法,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在归纳推理的过程中,应注意所探求的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因果关系。 例 2、根据所给数列前几项的值: ?,9910,638,356,154,32 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析】: ?;119 529910;97 42638;75 32356;53 22154;31 1232 ? 于是猜想给数列的通项公式: ? ? ?1212 2 ? nn na n【点评】根据数 列中前几项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主要是对数列特征进行认
5、真观察,结合常见数列的通项公式,对已知数列进行分解、组合,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 例 3、在某报自测健康状况的报道中,自自测血压结果与相应年龄的统计数据如下表,观察表中数据的特点,用适当的数填入表中空格内 年龄(岁)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收缩压(水银柱 /毫米)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5 舒张压(水银柱 /毫米) 70 73 75 78 80 83 88 【解析】:从题目所给数据规律可以看 到:收缩压是等差数列,舒张压的数据变化也很有规律:随着年龄的变化,舒张压分别增加了 3 毫米、 2 毫米,照此规律, 60 岁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
6、 140, 85 【点评】本题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考查了如何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的能力,它不需要技能、技巧及繁杂的计算,需要有一定的数学意识,有效地把数学过程实施为数学思维活动。 【阶梯练习】 基础练习 1、等式 )475(21321 22222 ? nnn? ( ) A、 n 为任何正整数时都成立 B、 仅当 3,2,1?n 时成立 C、 当 4?n 时成立, 5?n 时不成立 D、 仅当 4?n 时不成立 2、已知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且 nn anSa 21 ,1 ? *Nn? ,试归纳猜想出 nS 的表达式为( ) A、 12?nn B、 112?nn C、 1
7、12?nn D、 22?nn 3、在等差数列 ?na 中,首项为 1a ,公差为 d,则有 daadaadaann ?12312? 我们可以得出: ?na 4、从 1=1, )4321(16941,321941),21(41 ? ,概括出第 n 个式子为 能力训练 5、设 ?cos21 ? xx ,则 ?22 1xx, ?33 1xx ?nn xx 16、多面体的顶点数为 V,棱数为 E,面数为 F,则 V、 E、 F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7、设平面内有 n 条直线( 3?n ),其中有且仅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任意三条直线不过同一点,若用 )(nf 表示这 n 条直线交点的个数,则 )4(f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标人教 高中数学 选修 单元测试 第二 推理 证明
- 下载声明:
1. 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2. 所有PPT课件除打包和特殊嵌入外,均不含视频和音频,所看到的仅仅是链接图片;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4. 为防止被采集器采集,预览页只提供原文档前几页图片,并经过压缩处理,不会影响原文档质量,付款前后预览页数不变,请下载源文件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