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2 登高》(杜甫)课件.pptx
《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2 登高》(杜甫)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2 登高》(杜甫)课件.pptx(30页珍藏版)》请在七彩学科网上搜索。
1、登高登高激趣导入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二九相重,所以叫重阳,又叫“重九”。由于“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常在此日进行祭祖和敬老活动,所以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与三月初三“踏春”相对应,重阳还被称“踏秋”,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小学时我们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公元767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四川省夔州的长江边上,一位衣衫褴褛、疾病缠身、年过半百的
2、老人,孤身一人、步履蹒跚地朝山上登高而来。在这个满目衰败的残秋里,面对水急风大的万里江天,面对疲倦而孤独的飞鸟,面对了无生气的枯树,这位一生坎坷、穷愁潦倒的老人,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首七言律诗登高。激趣导入激趣导入n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和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特色。n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包含的情感。n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n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名名: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时时:公元7
3、12770,经历了安史之乱。作作: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少陵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评评: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作的诗歌被人誉为“诗史”。艺术上形成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被誉为“诗圣”。写作背景写作背景登高向来被誉传为名作,被明代的胡应麟登高向来被誉传为名作,被明代的胡应麟称为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不断。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 登高 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2 登高杜甫课件 高教 2023 语文 基础 模块 下册 登高 杜甫 课件
- 下载声明:
1. 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2. 所有PPT课件除打包和特殊嵌入外,均不含视频和音频,所看到的仅仅是链接图片;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4. 为防止被采集器采集,预览页只提供原文档前几页图片,并经过压缩处理,不会影响原文档质量,付款前后预览页数不变,请下载源文件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