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9课《清明上河图》教案.doc
《浙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9课《清明上河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9课《清明上河图》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七彩学科网上搜索。
1、第十九课 清明上河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欣赏、讨论,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生活面貌。认识手 卷这种国画形式并初学其欣赏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会描述作品表现的场景和内容,表达自己的感 受和认识。 3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代画家高度精纯的绘画功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和艺术价值的古代城市生活画卷。北宋画家张择端用画笔生动地记录了中国 12 北宋都城汴京的生活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 的。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旨在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画长 卷的艺术魅力及其所包含的古代都市的
2、商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历史 文化信息。四年级的学生对古代城乡的生活面貌比较陌生但充满好奇,教学 中应该多让学生自主寻找长卷中的兴趣点进行细致观察、研究、讨论,从中 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提高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描述作品表现的场景和内容, 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难点: 对古代建筑、人物服饰、风俗活动的了解。 三、教学课时 1 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墨、水、长条宣纸。 (教师)课件、长卷复制品、画卷局部打印稿、作业纸。 教学过程 1猜一猜,激趣导入。 同学们, 你们知道古代城市里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吗? (学生自由猜想) 今天
3、,我们就要通过一幅传世名画去了解北宋都城汴京的生活面貌。 图片:宋画家张择端作品清明上河图 ,慢速播放长卷,并配文字介绍 作品中作者和主人公。 2介绍: 清明上河图长 525 厘米,宽 25.5 厘米,其中计有人物 684 个,牲畜 96 头,房舍 122 座,轿子 8 顶,舟船 25 只,树木 124 棵。 清明上 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传世名作、一级国宝。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 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宋徽宗时为宫廷画家。少 年时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游学,后习绘画,尤喜画舟车、市桥、郭径, 自成一家。 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的代表作,曾经为北宋
4、宣和内府所收藏。绢本、 淡设色,高 248 厘米,长 5287 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3再把清明上河图分成三个独立画面。 郊外、虹桥、内城。每个画面放大,主要人物局部再次放大,配音乐。 1、第一段郊外: (映示画面) 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脚夫 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 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 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 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2、第二段虹桥: (映示画面) 汴河是北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明上河图 浙美版 美术 四年级 下册 19 清明 上河图 教案
- 下载声明:
1. 七彩学科网所有资料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其收益归上传人。本站仅提供网络空间服务并收取服务费!
2. 所有PPT课件除打包和特殊嵌入外,均不含视频和音频,所看到的仅仅是链接图片;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无答案。
3.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4.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6. 本站所有压缩文件目前只提供目录预览,目录内的文档不提供在线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