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数学竞赛试卷.doc
高二年级数学竞赛试卷高二年级数学竞赛试卷 总分总分150150 分分 时量时量9090 分钟分钟 命题人罗永义命题人罗永义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 (5 5 分分10501050 分)分) 1 1.下列.下列表示图形中的阴影部分的是(表示图形中的阴影部分的是( )) A..ACBC B..ABAC C..ABBC D..ABC 2.已知集合.已知集合 42 1,2,3,,4,7,,3AkBaaa,且,且 *, ,aNxA yB 使使B中元素中元素31yx和和A中的元素中的元素x对应,则对应,则, a k的值分别为(的值分别为( )) A2,3 B..3,4 C..3,5 D..2,5 3 3.已知函数.已知函数1272 1 22 mmxmxmxf为偶函数,则为偶函数,则m的值是(的值是( )) A. . 1 B. . 2 C. . 3 D. . 4 4.有五条线段长度分别为.有五条线段长度分别为1,3,5,7,9,从这,从这5条线段中任取条线段中任取3条,条, 则所取则所取3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概率为(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概率为( )) A.. 10 1 B.. 10 3 C.. 2 1 D.. 10 7 5 5..设设角属于第二象限,且角属于第二象限,且 2 cos 2 cos ,则,则 2 角属于(角属于( )) A.第一象限.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第四象限 6 6..已知条件已知条件12p x,条件,条件 2 56qxx,则,则p是是q的(的( )) A A..充分不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 B B..必要不充分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 C C..充要条件充要条件 D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 7.化简.化简ACBD CDAB得(得( )) A..AB B..DA C..BC D..0 8.在.在△△ABC 中,若中,若 00 30, 6,90BaC,则,则bc等于(等于( )) A..1 B..1 C..32 D..32 9.若.若0252 2 xx,则,则22144 2 xxx等于(等于( )) A..54 x B..3 C..3 D..x45 1010.函数.函数sin20yx是是R上的偶函数,则上的偶函数,则的值是(的值是( )) A..0 B.. 4 C. . 2 D. .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5 5 分分10501050 分)分) 1. 1. 若集合若集合|6,Ax xxN,,{ |}Bx x是非质数,,CAB,则,则C的非空子集的个数为的非空子集的个数为 。。 A B C 2.函数.函数 4 2 2 x x y的定义域的定义域 。。 3..设奇函数设奇函数xf的定义域为的定义域为5,5,,若当若当[0,5]x时时,, xf的图象如右图的图象如右图, 则不等式则不等式 0f x 的解是的解是 4 4.设扇形的周长为.设扇形的周长为8cm,面积为,面积为 2 4cm,则扇形的圆心角的弧度数是,则扇形的圆心角的弧度数是 5 5..若椭圆若椭圆 22 1xmy的离心率为的离心率为 3 2 ,则它的长半轴长为,则它的长半轴长为_______________. 6.在.在△△ABC 中,若中,若sinA∶∶sinB∶∶sinC 7∶∶8∶∶13,则,则C _____________ 7.数列.数列{ n a}是等差数列,是等差数列, 4 7a ,则,则 7 s _________ 8.把“五进制”数.把“五进制”数 5 1234转化为转化为“八进制”数转化为转化为“八进制”数_____________ 9.函数.函数1 2 xxy的值域为的值域为_____________。。 10.已知.已知2tanx,则,则 xx xx sincos sincos 的值为的值为_____________。。 。。 三、三、解答题解答题 1.求.求yxz 2的最大值,使式中的的最大值,使式中的x、、y满足约束条件满足约束条件 . 1 , 1 , y yx xy 2 2..已知向量已知向量a与b的夹角为的夹角为60,,|| 4,2 .3 72babab ,求向量求向量a的模。的模。 3.已知函数.已知函数 f x的定义域为的定义域为1,1,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 f x是奇函数;是奇函数; ((2)) f x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减; (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减; (3)) 2 110,fafa求求a的取值范围的取值范围 4.4.命题命题p方程方程 2 10 xmx 有两个不等的正实数根,有两个不等的正实数根, 命题命题q方程方程 2 44210 xmx 无实数根。若“无实数根。若“p或或q”为真命题,求”为真命题,求m的取值范围的取值范围 5..已知椭圆已知椭圆 22 1 43 xy ,试确定,试确定m的值,使得在此椭圆上存在不同的值,使得在此椭圆上存在不同 两点关于直线两点关于直线4yxm对称。对称。 6 6、、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是菱形, 2,60ABBAD . Ⅰ求证BD 平面 ;PAC (Ⅱ)若 ,PAAB 求PB与AC所成角的余弦值; (Ⅲ)当平面PBC与平面PDC垂直时,求PA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