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本课是部编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后,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李大钊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同步精品教案Tag内容描述:
1、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本课是部编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后,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
2、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本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在中。
3、第13课五四运动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本课是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事件,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使先进的中国人。
4、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简述新文化运动的过程,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本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的第一课,本课在教材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上一单元,辛亥革命,的旧民主主义。
5、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基本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本课是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本课共三个子目,中华民国的建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讲述了中华民国的建立。
6、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英法两国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基本史实,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列强入侵和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运用本课材料分析历史问题,识读。
7、鸦片战争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林则徐禁烟运动,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南京条约的内容,简单分析其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观看影片林则徐的片段,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引导学生利。
8、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知道遵义会议,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利用有关资料,在地图上标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本课是部。
9、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本课是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国民革命的失败给了中共深刻的教训,无产阶级要领导。
10、第9课辛亥革命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解革命党人的一系列起义的情况,知道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的经过和内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本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辛亥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三大历史剧变之一,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迈出。
11、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本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三单元第一课,共有两个子目,即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尤其是早期思想的。
12、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公车上书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了解百日维新的基本史实,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由此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利用历史图片和史料,引导学。
13、第4课洋务运动目标感知1,知识目标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知识,了解近代新式海陆军的建立,2,能力目标客观地分析,评价洋务运动的作用,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
14、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标要求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史料,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通过识读地图,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过。